【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一季度彩電市場下滑,康佳和創維兩大彩電公司業績下跌。在這種情況下,彩電企業紛紛換帥。業界人士對此褒貶不一,同時在對策方面見仁見智。
“換帥潮”迭起
中怡康副總經理彭煜日前對中華工商時報表示,今年1-2月份,國內彩電(包括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零售量同比下降4.1%,零售額同比下降10.2%。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彩電銷量同比下降11%,銷售額同比下降13%。深康佳日前發布的一季報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康佳收入同比減少15.7%至40.5億元;凈利潤同比減少33%至952萬元。而創維數碼今年前3個月的電視機銷量公告也顯示,今年1月、2月、3月,創維中國彩電事業部銷售額分別同比減少25%、32%、9%。
“在這種情況下,彩電企業紛紛換帥。”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彩電企業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令人眼花繚亂的“換帥潮”:4月14日,康佳在內部宣布,曹士平接替林洪藩出任康佳多媒體事業本部總經理。林洪藩此前已升為康佳總裁助理,而曹士平原為康佳多媒體事業本部副總經理。業內分析,康佳多媒體事業本部統管彩電的產、研、銷,負責國內和海外業務。曹士平履新后,康佳國內彩電營銷業務的人事也許也會作出相應調整。
另一彩電企業創維今年4月1日也有人事變動,彭勁接替劉耀平出任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劉耀平升任創維集團總裁助理。此前,彭勁曾任創維上海、廣西分公司總經理。TCL多媒體副總裁、中國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楊斌最近兼任TCL集團O2O(線上線下融合)項目公司“酷友科技”的總經理。謝帆有可能將于近期接替楊斌出任TCL中國區銷售公司總經理。謝帆目前是楊斌的副手,曾經擔任TCL南京、江蘇分公司總經理。這波彩電業的換帥潮去年已有端倪,比如吳斯遠接替侯松容出任康佳集團董事長,侯松容被上調到康佳大股東華僑城集團任高管等等。在國內彩電企業TOP5中,海信的團隊變動不大,但去年下半年海信將國內營銷公司、網絡公司、軟件公司等彩電領域的3家公司進行了整合。海信國內營銷高管層多了一張新面孔,去年年初還是海信電視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的王偉,現已升為海信營銷公司副總經理。位于國內彩電業第六位的海爾,去年其彩電業務原負責人喻子達已經離職。
中國彩電業為何集體換帥?有媒體引用奧維咨詢總裁喻亮星的分析說:“主要是業績變化。今年以來彩電業業績出現較大下滑,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是關鍵原因。”
換帥治標不治本
換帥之事與銷售業績何干?這篇報道太牽強。”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而彭煜則認為,換帥肯定是有原因的,至于具體原因是什么,應通過彩電企業內部人士或許能夠了解到一些情況。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對記者表示:“換帥的前提是,銷售量達不到預期,銷售業績不好。而換帥后會進入價格戰的通道,會加劇惡性競爭。換帥也無濟于事。”
陸刃波表示,中國彩電企業的發展首先靠量取勝,向規模要利潤。由于傳統彩電市場飽和,目前數量增長空間十分狹小,因此傳統彩電的規模增長已十分緩慢和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彩電企業靠炒作智能彩電來換取效益,但又苦于在前沿技術上又不掌握主動權。比如國際先進的OLED有機電視所需的電子屏,2014年全球僅供應20萬片,2015年將增加到100萬片,但國內企業能拿到的很少,很難滿足供應;又比如4K和3D彩電,雖說在炒作智能的概念,但由于技術跟不上,都不能進行網絡傳輸,技術瓶頸不能打破,就意味著產能規模都受到局限,銷售業績也很難上去。因此,在總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即使換帥,也只能陷入惡行價格競爭,甚至是無厘頭競爭。
政策退出是利空
對于今年一季度彩電市場普遍下滑的原因,彭煜對記者作了以下分析:與今年一季度的慘淡相比,去年同期卻是十分火爆。2013年一季度,國內彩電銷量首次突破1200萬臺。2013年1-3月,內銷彩電零售量達1238.6萬臺,同比上升42.8%;零售額416.3億元,同比上升39.1%;大多數彩電企業的毛利水平比2012年有15%-20%的提升。當時由于消費者每購買一臺節能彩電,政府會發放約300元的補貼,刺激了國內彩電銷量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長超過四成,四五月份更出現“翹尾效應”,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但自節能惠民政策于2013年5月31日終止后,去年下半年中國彩電市場掉頭向下。彩電企業2013年6月的銷量明顯下跌,當月創維彩電的國內銷量同比下跌17%,由上年6月的40.5萬臺降至33.6萬臺;TCL彩電的國內銷量為28.22萬臺,更同比下跌35.47%。
當時,有的企業樂觀預計,兩個月后市場就會恢復正常。然而,事實比預想糟糕。去年前三季度,TCL多媒體凈利潤同比下跌八成,折射出“政策后遺癥”。TCL多媒體坦承,由于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中國市場對液晶電視的需求下降,導致TCL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銷量未達預期目標,加上庫存跌價,當期中國市場的經營溢利同比下跌35.2%。
“政策退出對彩電業影響很大!”彭煜分析說,國內彩電銷量去年6月同比下跌20%左右;7月仍同比下跌超過10%;8月銷量同比略增,但價格和利潤都在下降;9月同比下降超過10%。彭煜認為,去年上半年有能效補貼,而今年政策退出。2012年是消費谷底,2013年出現報復性反彈,今年在銷售數值上顯得下滑了。今年總體趨勢而言,將呈現基本持平,有所下滑。一季度國內彩電市場形勢嚴峻,主要受政策退出、市場透支等因素影響,造成去年高位、今年低谷。其次,互聯網新經營者的參與打破了原有的彩電業運營規則,像有的企業把50英寸4K電視打到2999元的價位,導致消費者持幣待購。“雙重因素疊加,使今年一季度國內彩電市場雪上加霜。”
對于市場下滑的原因,奧維零售研究事業群總經理劉闖分析認為:“從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到節能惠民,五年半的刺激政策全部沒了,中國市場一下子怎么承受得了?整個中國彩電業,從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將進入盤整期。”
互聯網轉型或是出路
彭煜認為,面對這種局面,不妨看看在競爭環境中互聯網的發展和轉型會否提供改善發展的機會。康佳最近啟動了“易終端+易平臺”的互聯網轉型戰略,搭建彩電運營平臺,與優酷土豆進行戰略合作,拓寬網上子品牌KKTV的產品線,還租用韓國“現代”的品牌實行多品牌運作。而創維今年也延伸網購子品牌“酷開”的產品線,并力推OLED電視等高端產品。彩電商業模式再造,今年得摸索出一條路,彩電企業都在探索不同的模式。劉闖表示,商業模式探索需要時間,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市場收縮的情況下,往高端發力。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