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最初3D顯示技術主要應用于電影、電視等領域,隨著時代的需求,技術的不斷升級與改進,3D顯示也進入到教育領域。3D顯示產品及技術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各個領域都能看見它的身影。由此可見,3D顯示技術儼然成為最熱的應用。
3D投影是配合建筑物等立體物的形狀投射影像,使立體物呈現出變形效果的手法。通過僅讓立體物的輪廓發光,或是改變顏色和圖案,可以實現與平面投影截然不同的影像體驗。在日本,2012年9月在東京站丸之內站房大樓舉辦的燈光秀“TOKYOSTATIONVISION”讓3D投影廣為人知。說來有些不好意思,筆者也是在那時才知道了3D投影。
對于現在的3D投影,包括檢測作為投射對象的立體物的準確形狀、根據形狀調整投影儀的輸出等,事先一絲不茍地進行設置和調整等操作非常重要。但筆者覺得,“把投影對象的形狀反饋到投影儀輸出”這一思路可以用于各種用途。
其中之一便是“隨處皆是顯示屏”。便攜式投影儀和短焦投影儀可能會帶來到處都是顯示屏的時代,如果將其與3D投影的思路結合,得到的體驗的質量或許會大大提升。
如果投影儀能夠具備以下功能:(1)使用距離圖像傳感器等裝置檢測投影對象的準確形狀;(2)檢測用戶視點的位置;(3)結合投影對象的形狀和用戶的視點位置調整輸出(把哪種顏色投影到哪個像素),對于觀看影像的用戶來說,整個空間宛如顯示屏的世界也就近在眼前。如果再能夠使用攝像頭檢測投影對象的顏色和表面狀態,調整輸出的各個像素的顏色,影像品質還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要想使之成為現實,技術方面還有很多難題要解決,“隨處皆是顯示屏”有多大需求也不確定。不過,像慶應義塾大學媒體設計研究科教授稻見昌彥開發的“透明普銳斯”那樣,需要利用自然的手法在普通物體上投射影像的應用案例正在不斷涌現。筆者相信,終有一天,配備攝像頭、距離圖像傳感器以及高級圖像處理功能的“自適應投影儀”被用于各種場景的世界會到來。

¥3999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