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不久前,由家電論壇和北京國際音樂音響展覽會共同舉辦的“DAB數字廣播技術及接收設備講座”在家電論壇體驗中心隆重舉辦。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數字廣播市場推廣人員張元浩就數字廣播的發展情況、數字廣播的變革和數字廣播在新技術的開發與市場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初步講解。其中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數字廣播獨創的“個性化推送服務”獲得了廣泛關注。眾所周知,廣播電視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發展空間被急劇壓縮,業內的相關人員正在努力尋找突破口,未來廣播發展何去何從,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數字廣播 定制化推送或成突破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現自我,忠于自我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現在每當提起“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都給人一種脫離了屌絲階層的高端感。不僅如此,定制化服務也往往能更貼合用戶的喜好與需求。在廣播行業之前,電視已經率先開始了對定制化服務項目的研究。雖然尚未正式推出市場,但編者在幾次的隨機采訪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定制化電視節目的熱情。一部分消費者表示,相比于手機、電腦,定制化電視屏幕大,畫面清晰,看起來也更舒服。當然也有一部分消費者表示就算電視增加了推送服務,也并不會增加看電視的時間,因為電腦、尤其是手機的可移動性(隨時隨地可以看的便捷性)是電視無法比擬的。
汽車行業助推廣播行業
相比于電視,廣播行業近幾年發展情況良好,這一方面是因為穩定的老年用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急劇膨脹的汽車市場。下圖為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在2013年發布的“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十年變化”表。

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十年變化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的私家車從2003年的92.5萬輛,增長到2012年的389.7萬輛,十年時間增長了近300萬輛。而廣播作為汽車的標準配置,隨著汽車數量的增長,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另外,在年輕用戶需要的隨時隨地享用方面,數字廣播也具有先天的優勢。
打破時間地域限制
據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張元浩介紹,數字廣播并非新技術,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歐洲就開始對這項技術的研究,并于90年代末推出了數字廣播頻道。中國的數字廣播始于2000年前后,在2005年正式了啟動數字廣播項目,2008年奧運會之前一段時間,是數字廣播的發展的一個小高潮,廣播還相應地增加了視頻功能。不過奧運會結束之后,數字廣播的發展又緩慢下來。在數字化大潮中,北京電臺一直積極推動廣播的數字發展發展。和傳統的FM、AM廣播相比,數字廣播優勢眾多:首先在聲音效果方面,數字廣播音質純凈,可與CD媲美,十分適合那些對于那些對音質要求較高的用戶;其次數字廣播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收聽效果好;第三,無論是固定收聽,還是移動收聽,數字廣播都能提供優異的接收環境,甚至在高度行駛的汽車中,也不受影響。第四,數字廣播除了音頻節目,還可以提供數字多媒體廣播和數據服務。另外,數字廣播還有發射功率低、發射帶寬使用充分等優點。
定制化推送服務,就是基于數字廣播的多媒體數據傳送能力,利用DAB的播出通道,將多個電臺、多個頻率的精選節目,包括音頻、圖片、文字批量下載用戶終端,用戶存貯之后,就可以隨時隨地收聽,甚至永久收聽。要知道傳統的廣播想要建立一個專門的頻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物力,而數字廣播的推送服務卻可以輕易地讓聽眾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頻道,大大減少節目制作的成本。
舉個例子,數字廣播目前有17套廣播類節目和4套視頻類節目。數字廣播將廣播信號改成數據信號后,數據傳輸、音視頻圖文,現在電腦上能做到的傳輸,它都能完成。卻不存在網絡擁堵的情況。一點發送,所有有相應設備的人都能同時收到。數字廣播的節目按照數字廣播的格式壓縮,文件非常小,傳輸時間短。1G的存貯量可以放160個小時的節目。讓用戶“隨時聽、隨地聽”,打破了廣播收聽的時間和地域(某些信號不好的地方)的限制。
推送服務普及難 但前景可期
目前推送式服務還只局限在北京,要想進一步推廣有一定的難度。要知道,數字廣播需要以DAB覆蓋網絡為基礎,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前期投入,目前,北京有15座數字廣播發射站,但在延慶、密云還存在信號斷層。除了一線城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大潮以不可阻擋的姿態囂張地沖擊著整個時代。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美國高德納公司(Gartner)曾經斷言:“沒有數字化,廣播工業只有死路一條。”而在數字化之外,廣播行業還要面對計算機與移動互聯的威脅,為了沖破重重阻礙,建立并守護住自己的戰場,廣播行業必須尋找到更加適合的服務模式。定制化推送服務,或許就是突破口。
(編輯:石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