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每一家IMAX影院的設計都會給你帶來最身臨其境式的觀影體驗,加強電影欣賞過程中的個人感受。無論銀幕尺寸多大,IMAX的影院幾何設計都能保證你擁有最好的IMAX®觀影體驗。IMAX公司所獨有的高增益銀幕使得畫面非常明亮,3D效果堪稱無與倫比。銀幕從墻與墻之間,地板到天花板的范圍之間“頂天立地”,呈些許弧形,并且距離觀眾更近,從而最大程度上拓展觀眾的觀影視野。
對制片人而言,大格式意味著大挑戰——IMAX攝影機往往在重量、聲響上都要大得多,而且通常比非IMAX攝影機更難操控。例如,單是膠卷尺寸就決定了攝影機一次最多只能拍攝3分鐘,3分鐘后制片人就必須花幾分鐘的時間換膠卷。
正因為這些難題,就算是那些最負盛名(且制作成本最高)的IMAX電影也往往只在少數幾個場景的拍攝中選用IMAX攝影機。
4K:追求更高的畫面寬容度
通過國內第一部4K技術的大師級電影《歸來》來看,在畫面上真的能夠起到突飛的質變么?做為一部文藝色彩的電影,4K的詮釋更多是對小場景以及人物特寫的展現。在暴雨和大雪中,演員們細微的表情和神色清晰可見,暗處的細節也有著非一般的清晰度,這也是4K拍攝技術的細膩表現力在影片一片漆黑的樓道里得到了很大考驗,男主人公陸焉識從勞改農場逃跑回家,在老式樓房那昏暗的燈光中進入漆黑的樓道,與多年未見的女兒相遇,眼中淚花通過沾著雨滴的鏡片在貌似無光的復雜環境中閃動。
就筆者個人感受而言,4K電影配合4K巨幕,讓整部電影給人的代入感更強,在巨幕的尺寸下,4K的畫面表現細膩度相比電視或顯示器而言沒有那么明顯的銳利,但實際上。在高分辨率的支持下,人物的面部以及整體場景暗部細節都更加明顯,這也是業內對于4K電影的新點評詞:足夠優秀的寬容度。
從廣義上而言,消費者花費更高的價格獲得更加優秀的體驗,電影廠商方面也結合主流趨勢推出大量的IMAX電影,而無論影片是否能夠達到IMAX的標準,一旦將影片的推廣質量提高到IMAX的高度,消費者都會自動接受,這也是近幾年時間里,國內用戶為全球IMAX市場提供的絕對原動力。
升級到IMAX標準,票價將成倍遞增
無論國內影片還是國外電影,首映當天,IMAX票價可以達到160甚至更高的價格,這可能要比普通影廳貴上數倍,更多的消費者為體驗更好的觀影效果而選擇,國內從《阿凡達》開始,將IMAX影廳大幅度推廣,直至近日,無論文藝片還是科幻片,都紛紛登上高質量招牌這個舞臺,接受與否,因人而異了。
4K市場更多是由制作方決定的,但是否也會出現IMAX時代中乘虛而入的劣質影片呢?這不好說,我們只能等等看。
我個人認為IMAX時代是不夠友好的,效果與價格沒有成為正比,反而卻是影片制作方濫竽充數的有利條件。現在已經聽說有偽4K技術的出現,不知道是否會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內,但至少在技術硬性的要求下,4K的制作難度更大,這對新電影時代也算是有一定的前提保證。目前看過4K熒幕的朋友可能還并不多,希望讀到這里,能夠讓你更多的去關注4K熒幕,有機會的話,去找自己城市中已經更新了4K放映機的影院感受一下吧。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