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塵土飛揚,吊車卡車轟隆作響。繼京東方主導的中國首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順利封頂后,2010年12月28日,TCL華星光電項目包括陣列廠、成盒廠及彩膜廠、模組廠等65萬平方米的主體廠房宣告封頂,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時間。
而隨著蘇州三星、廣州LGD兩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近日順利獲批,加上之前國家已批準的3個本土資本主導的高世代項目,在中國大陸落地的7.5代以上液晶面板生產線達到了5條。
盡管業(yè)界憂心今后國內產能過剩以及本土資本項目后進劣勢,可能面對來自于韓系、臺系面板企業(yè)的產品結構升級和價格競爭問題,然而,基于關稅提高的可能,也讓韓系、臺系面板企業(yè)遭遇新的十字路口考驗。在調高關稅預期下,未來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市場或將形成本土廠商、韓資、中國臺資企業(yè)“三足鼎立”格局。
一切只爭朝夕。由于外來競爭者多數(shù)在2012年投產,華星光電等在2011年投產的國內面板制造廠商正把握時間差完成技術積累以展開同步較量。華星光電執(zhí)行副總裁陳立宜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已經推出的32寸樣品已達到量產水平,屆時8.5代線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該工藝技術就可以直接移植到新的生產線,“預計通過四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業(yè)界85%的良品率水平。”
面板業(yè)格局或將改寫
并不是只有中國的采購受制于人。與中國鋼鐵業(yè)類似,中國的彩電業(yè)因為液晶面板的采購之殤也是年復一年地成為別人砧板上的肥肉。據(jù)中國海關統(tǒng)計,2009年,中國進口1.8億片液晶面板,總價值高達350億,巨大的貿易逆差說明中國在液晶面板上的空白和落后。
液晶面板巨頭之所以搶食中國市場,正因為全球一半的電視在中國制造,而成本、客戶以及關稅三大因素表明,在大陸沒有工廠的面板商在世界的制造中心會喪失競爭優(yōu)勢。Displaysearch中國區(qū)市場總監(jiān)張兵認為,不論如何,上游產能向中國大陸集中已經是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會將產能向中國轉移,因為產業(yè)鏈的下游在中國大陸,包括品牌整機企業(yè)、代工企業(yè)以及市場。
“三星、LG電子在全球平板電視領域的領先與其在面板、模組等產業(yè)鏈上游的大規(guī)模布局有關,僅僅三星電子在面板領域的投資總額就已經超過1200億元,顯然要大規(guī)模上馬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而中國企業(yè)的財力是難以支撐的,于是的參股LGD模式成為最為可行的追趕韓日品牌的模式。”張兵分析。
對于創(chuàng)維這種在核心技術上參股而不控股的方式,董事長李東生曾有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雖然LGD、三星電子在中國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計劃相繼敲定,但是由于自身與三星、LG是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即使參股這些企業(yè),在中外陣營競爭激烈的時候,中國企業(yè)說話也算不了數(shù)。在關鍵的時候,這些面板廠商會考慮到終端市場和你競爭,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情況常有發(fā)生,這也是李東生堅持華星光電項目自主創(chuàng)新的重要原因。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 版權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歡迎投稿 | 免費注冊
版權所有 中國數(shù)字視聽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6048189號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網(wǎng)監(jiān)中心備案編號:1101051445
QQ群服務:廠商群(146100746) 經銷商群(160287492) 投影機群(154576638) 專業(yè)音響群(160287677)
服務熱線:010-62536866/82627795 傳真:010-8262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