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2025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CELTSC)全體會議在三亞召開。會上,30項“2025年CELTSC標準創新與應用優秀案例”獲表彰和頒獎,《南京師范大學智慧教室建設與應用項目》成功入選,成為高校數智化建設的典型實踐。
該案例引入希沃智慧教學空間建設方案,構建智能化教學空間和教學資源管理平臺,運用AI技術賦能教育教學,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相融合,顯著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教學創新與人才培養提供強力支撐。

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
智慧教學環境“一分鐘就位”
在南京師范大學的智慧教室里,教師輕觸智能講臺,錄播系統、交互智能平板、無感擴音等設備隨即進入協同工作狀態,共同構建起一個支持多模態互動、小組協作與自主探究的數字化教學空間,這為師生帶來更加沉浸、靈活而高效的智慧學習新體驗。
據悉,南京師范大學共對362間教室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于2023年秋季學期建成,投入使用后收獲師生良好的反饋。作為該項目的關鍵技術支持,希沃構建的智慧教學空間建設方案,基于南京師范大學多個校區的特點,實現多校區互動、同上一門課,以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打造全時空、全場景、混合式教學模式。

標準數字化智慧教室通過希沃智慧黑板、智能講臺等多媒體設備,讓教學呈現更生動,全面提升師生課堂體驗;智慧階梯教室面對大課教學需求,搭載優化后的顯示與擴音系統,為優質的教學效果保駕護航;布局靈活的研討互動智慧教室,借助多屏展示設備與互動軟件讓師生交流激發創新火花。各類智慧教室之間還能相互補充,為教學創新提供更加充分的多元空間。
數據化、平臺化、體系化
精準賦能教學管理與質量評估
在《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標準實踐中,南京師范大學在教室環境升級、設備運維、教學互動、質量督導及數據分析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路徑。
智慧教學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工具,支持在線教學、互動交流和課程管理;學生可通過平臺獲取個性化學習資源,提升學習效果。在教學質量管控層面,希沃技術有力支撐了學校“教學督導—質量評估—決策分析”全流程管理體系的構建,實現督導與專家的在線實時評課,使教學質量評估更加客觀高效。同時,教學環境、過程與管理數據的全面匯聚與分析,助力學校教務管理實現了從傳統“經驗驅動”到現代化“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跨越。

與高校協同創新
希沃持續深化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
本次召開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CELTSC)全體會議共邀請了14位高校和行業嘉賓分享教育信息化技術實踐經驗,受邀分享的高校嘉賓來自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為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提供了學術視野。
會上,視源股份未來教育集團(希沃)解決方案顧問申輝圍繞《人工智能賦能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思考與實踐》進行分享。她提到,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而高校課堂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陣地,是傳遞專業知識和培育未來人才素質素養的關鍵環節。希沃多年來與高校一起探索“環境升級-模型應用-平臺服務-生態共建”的模式,支撐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共建高校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智能化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希沃已與全國2600多所高校共同探索教育數字化創新路徑,與超過60所高校合作近百個協同育人項目,服務覆蓋100%的雙高計劃、雙一流院校,協同200所高校完成本科教學評估,持續助力高校教學高質量發展。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